●本报记者 周华林
一个曾经偏居塔克拉玛干沙漠一隅的“小作坊”,历经55年顽强拼搏,跃出大漠,驰骋天山南北,成为新疆建材业的领军企业;一个曾经资产只有几万元的“五小企业”,历经“滚雪球”式积累,成长为拥有10家分公司、14家控股公司、8家参股公司,总资产126亿元的大集团;一个曾经只能土法生产低标号水泥的企业,历经科技创新、技术改造,成长为创新能力强、产品具竞争力、涉足多行业的全国“十佳回报”样板企业……青松集团55年的成长历程,对加速推进兵团新型工业化进程有诸多启示。
“青松”的发展,靠一种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。与兵团各师、团场最初创办的工业极其相似,“青松”缺资金、少技术、无设备,土法上马,从“五小企业”起步,脚踏实地,一步一个脚印坚定不移地走下去,不管是在建厂初期,还是迅猛发展的扩张期,“青松”人始终保持创业初期那股冲天干劲。
55年创业发展历程,是什么力量使“青松”经受住了艰苦、挫折的考验;在市场的磨砺中,有什么法宝使“青松”强大起来?
一一数来,在兵团成立之初创建的现存企业,在全兵团已寥寥无几,“青松”便是其中之一。“青松”的实践证明,无论时代如何发展,兵团人创业初期那种坚韧不拔,开拓创新的精神,今天不仅不能丢,而且在企业提升竞争力、不断发展壮大中至关重要。是兵团人办好现代化大型企业的法宝。
“青松”的发展,靠一个锐意进取的坚强班子。过去,兵团不乏倒闭夭折的企业,究其原因颇多,其中领导班子决策失误、领导不力、不思进取者居多。而“青松”从建厂初期的第一任厂长到至今的“掌舵人”,他们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不畏艰难与曲折,视企业发展为生命,把所有心血融入企业发展。自建厂初期就进入企业,现任青松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的甘军,在近年推进企业改革、市场竞争、资本经营等一系列事关发展成败的关口,顶住重重压力,开拓进取、敢于担当、果敢决策,使企业始终沿着正确的航道,在市场大海中乘风破浪,不断远航。“青松”的成功,关键一条就在于有一个锐意进取、坚强有力的决策层,始终为企业领好航,把稳舵。
“青松”的发展,靠一个勇争一流的远大目标。打开青松集团麾下企业战略分布图,你会清晰地看到:20余家大型水泥生产企业,沿南北疆铁路和高等级公路,相距300公里至500公里布局,犹如飘逸在天山南北绿洲上的美丽彩带,这是55年来“青松”人用心血、智慧织就的彩带。自建厂那天起,“青松”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,从产量、质量到销售收入、利润,到成功上市和缔造出一个强大的水泥军团,跻身国家重点扶持的60家大型企业之一。在“青松”人心里,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“从不满足,永争一流”成为“青松”人最显著的性格特征。企业有目标,发展就有方向;企业有目标,员工就有共识;企业有目标,就能汇聚发展力量。
“青松”的发展,靠紧握科技这一发展“利器”。水泥生产容易造成环境污染。然而,青松集团的企业不管建到哪里,花园似的厂区绿树成荫。与此同时,“青松”从建厂至今,奇迹般地保持了50多年无亏损的纪录,尤其是2000年改制到2003年上市以来,企业资产从1.85亿元增长到126亿元,水泥产能从年产70万吨增加到年产2350万吨。这一切靠的就是用好科技这一“利器”。“青松”一刻也不放松科技对企业发展的引领作用。他们用科技引领产品研发、提升产品质量、增强市场竞争力。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“青松”的经验是:绝不在环保和科技投入上欠账。
上市10余年来,“青松”每年投入环保和科研经费超过3000万元,通过扩充科研队伍,聘请区内外专家,提升产品研发能力,使产品不断升级换代。
他们先后研发20余种产品,其中专供石油开采的水泥产品,保持了疆内近20年的领先水平。在南北疆油井、桥梁、道路、大坝等特种水泥市场上,“青松”人掌握着绝对话语权。
“青松”人说,科技是制胜的“利器”——成本总比别人低,效率总比别人高,科技含量总比别人多。这就是“利器”蕴藏的含金量。科技是市场竞争的“利器”——人无我有,人有我优,人优我特。
成功企业有其共同之处,失败企业各有各的不同。“青松”人55年一路走来,其实,他们的成功可概括为“一种精神、一个班子、一个目标、一柄‘利器’”。
“青松”的成功之路值得兵团众多企业借鉴和学习。
“青松”人正朝着打造年收入百亿、百年企业目标挺进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只要坚持和瞄准“四个一”方向,“双百”目标定能实现。